党建引领聚合力 石榴花开满社区 ——阿巴嘎旗汉贝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实践
汉贝社区立足多民族聚居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构建“石榴籽+”服务体系,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的“三联”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基层治理全链条。聚焦青少年成长、文化共融、民生保障、助残扶困、网格治理五大维度,打造“一核多元”的民族团结实践矩阵,形成“社区搭台、多元参与、群众受益”的生动格局。近年来,荣获全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全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青少年教育品牌:以“小小石榴屋”凝聚未来力量
教育与托管结合
依托60平米活动空间,打造青少年课后“第二课堂”,解决双职工家庭托管难题,同时融入民族团结教育,实现“看护+育人”双功能。开设“儿童讲民族团结故事”“民族主题绘画”等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方联动帮扶
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开展“守护小小石榴籽”行动,为40余名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资助、心理辅导和物资帮扶,形成“社区+学校+社会”共育模式。
文化浸润活动:传统技艺与民族融合双向赋能
非遗技艺活化传承
将剪纸、沙嘎比赛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活动,举办“沙嘎比拼大赛”“民族团结剪纸展”等特色活动,吸引各族居民参与,促进文化互鉴。
节庆宣传品牌化
常态化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结合文艺演出、理论宣讲等形式,年均覆盖居民1000余人次,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
民生服务嵌入:以“微实事”架起连心桥
精准圆梦“微心愿”
通过“我是党员·我帮你”活动征集并实现136个困难群众微心愿(如书包、粮油等),以“小需求”撬动“大团结”,增强群众获得感。
志愿帮扶常态化
开展上门义剪、残疾人体检、助学帮扶、家政服务等56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年均服务超50户家庭,用实际举措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
助残服务创新:“温馨家园”促进社会融入全链条助残模式
整合职业康复、日间照料、技能培训等服务,为32名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精准帮扶(如无障碍改造、辅具适配),帮助其实现社会价值。
文体活动赋能
组织残疾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残疾人运动会、职业技能大赛),打破群体隔阂,营造“平等参与、共享成果”的融合氛围。
党建引领网格化:织密民族团结“保障网”党员结对机制
以网格为单位,发动党员与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定期走访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诉求20余件。
流动人口服务专窗
在社区便民大厅设立流动人口管理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增强外来人口的归属感。
从“小小石榴屋”里的童声朗朗,到残疾人工坊中的巧手生辉;从党员结对认亲的暖心走访,到流动人口管理窗口的温馨服务,我们始终坚信:民族团结不在远方,就在一餐饭的温度、一堂课的启迪、一次帮扶的牵挂中。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红石榴”品牌为纽带,用更有温度的教育滋养希望,用更富创意的文化凝聚认同,用更务实的服务消弭隔阂,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共生沃土,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花开别样红”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