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民委动态 > 详情

锡林郭勒盟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联席工作机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打印】 【字体:    
时间:2025-04-03 11:23:25      发布来源:锡林郭勒盟民委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力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一、小社区融合“大家庭”。锡林郭勒盟创新方式优化服务管理,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共建、网格服务、互嵌发展”任务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落实嘎查村(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推动各族群众参与社区议事、调解和民主管理监督。锡林浩特市华油社区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模式,打造了有速度、有温度、有厚度的基层微治理新样板,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时光辉副书记的肯定。2023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盟外迁入落户新市民累计10266人,其中农牧业转移城镇人口3748人,立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逐年递增的实际,锡林郭勒盟推出“全面推进取消城镇落户限制7项举措”,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内容纳入全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管理办法中,不断推进各民族群众有效融居。

  二、小个体推动“大发展”。为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致富增收,锡林郭勒盟始终把推动居民就业创业作为重点保障,积极挖掘就业潜力,扩大就业规模,拓宽就业渠道。2023年以来,全盟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3729人,各民族就业率均衡。全盟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390场,提供就业岗位139945个。累计为4959家企业申请稳岗返还资金6192.89万元,为404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88.3万元,为4350人次企业员工和正在领金人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78.65万元。鼓励各族群众创业带动就业,为954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放创业贷款25616.5万元。2025年,锡林郭勒盟将就业促进行动纳入京蒙协作“四项行动”,利用京蒙协作资金安排就业培训、交通补贴、稳岗补贴等3个劳务协作项目共计170万元,打造空乘服务、西瓜工匠、地老大育种师3个特色劳务品牌。高校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打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民族地区特色合作模式。深入实施“民企进边疆”行动,盟民委等多个相关部门共同举办“锡林郭勒盟首届传统手工艺大赛”“‘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等活动,推动各类人才双向交流,助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小举措营造“大氛围”。锡林郭勒盟积极推动各民族群众传承、保护、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选树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编纂《锡林郭勒4个“100”口述史》,由100位牧民、100位老干部、100位知青、100位“国家孩子”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依托地区特色“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民族团结元素创新融入各类文化馆所、景区景点、街区街道中,建成主题展馆、基地、公园等38处。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草原医生“伊克塞”服务牧民好帮手》《坤元太和—试验田里的逐梦路》等专题报道着重宣传民营企业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帮扶边疆的生动实践,为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营造浓厚氛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学前教育阶段实施“童语同音”计划,开设“立德育苗”课堂;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四学段教师围绕“铸牢”同题异构现场教学,深入挖掘我盟张凤仙、廷·巴特尔等先进典型的真实故事,创编音乐剧《阿纳尔的心愿》,创新形成“舞台上的思政课”,实现校园里传颂“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的良好氛围。

  2025年4月2日,锡林郭勒盟召开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联席会,会上14个相关部门单位分享了有力举措成果,达成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联席工作机制的共识。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继续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凝聚起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